
蝉鸣绿荫夏正浓,安全常伴莫相忘。请查收这份“暑”于你的假期安全温馨提示!
1.网络诈骗:刷单垫付、虚假岗位、传销洗脑
2.劳工侵权:中介骗费、欠薪、强制加班
3.人身隐患:危险环境、异地威胁、职场骚扰
1.查企业信用,拒私人招聘
2.不付任何押金、培训费
3.高薪轻松多是坑,低薪必警惕
1.签协议、存证据(聊天记录等)
2.拒灰色产业,避法律风险
3.超时加班可拒,欠薪拨 12333
1.异地工作告家人,选正规住宿
2.遇威胁立报 110 并联系学校
3.受骗留证据,报案加找辅导员
提高警惕,认清“刷单兼职”“中奖诈骗”“校园贷”等常见骗局,不贪图小利,不轻信“高回报”承诺。
接到自称“客服”“老师”“亲友”的陌生来电,涉及转账、借钱等事项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或当面核实,确认无误后再操作。
如遇诈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以便后续处理。
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合理安排学习、运动和休息时间,丰富假期生活。
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遇到情绪低落、焦虑等情况时,及时向亲友倾诉,或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理性看待自身状态,不盲目攀比,接纳自己的节奏,以积极的心态度过假期。
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下载非官方渠道的软件,使用公共WiFi时,不登录网上银行、支付平台等涉及个人信息的账户。
妥善保管个人信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绝不轻易透露给他人,遇到要求提供此类信息的情况,务必核实对方身份。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遵守网络法律法规,不传播不实信息,警惕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
居家时,定期检查电路、燃气设施,不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大功率电器,离开时关闭电源、燃气阀门。
注意用火安全,不在易燃物附近使用明火,蚊香要放在安全位置。
掌握逃生技能:熟悉住所的逃生路线,牢记火警电话119,遇到火灾保持冷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有序撤离。
出行时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步行时不玩手机,集中注意力。
乘坐公共交通或网约车时,要确认车辆信息,将行程告知亲友;骑行电动车需佩戴安全头盔,不逆行、不违规载人。
长途出行前关注天气和路况,选择正规交通工具,不乘坐无运营资质的车辆,乘车时务必系好安全带。
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生冷、变质食物,避免肠胃疾病。
购买食品时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厂家,不购买“三无”产品;减少食用路边摊,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饮场所。
夏季气温高,食材易变质,储存时要分类存放,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严禁到野外池塘、河流、水库等不明水域游泳、戏水,此类水域水下环境复杂,易发生意外。
游泳应选择正规、有救生设施的场所,并在成人陪同下进行,避免单独行动。
发现他人溺水,切勿盲目下水施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或利用救生圈、长杆等工具实施救援。

希望同学们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有意义的暑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