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茂幼师辅导员 | 陈远斌、蓝嫦:拨开云雾见天日 守得云开见月明 ——关注细节,助学生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2-06-27作者:来源:学生工作部浏览次数:173

高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都不相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明显,心理状态、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参差不齐,辅导员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这时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细节,注意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案例概述分析

 

李同学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勤奋好学,成绩优秀,与其他学生并没有什么不同。到了大二第一学期,与李同学同宿舍的学生,突然反映说李同学的近期以来的表现不太正常:不合群,单独行动,经常不吃饭,还经常不经同意就拿其他舍友的零食吃,身体消瘦得厉害;有时深夜了,大家都熟睡了,她站在宿舍中间发呆,舍友经常被吓得不轻。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正值花样年华的少女变成如此模样呢?


二、案例解决方案

 

    1.了解当事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到相关人员核实

在接到个别学生反映的情况后,我第一时间查看了李同学的相关资料,本以为她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节衣缩食的,但发现她并不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接着,我找来李同学所在的班级的班委和宿舍同学了解情况,结果得到的答案与所反映的情况一致。后来我联系上李同学的父母,了解她的生活环境,向家人询问李同学中学时期的情况以及进入大学后的变化。

    2.与李同学谈心谈话,确定原因,进行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

为进一步了解李同学的情况,了解她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后来约李同学到办公室谈话。见到李同学本人后,我询问她最近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发现她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凡事追求完美的人。通过谈话得知,她在初中时,曾是学校的运动健将,跑步曾经拿过奖,大一下学期时,因爱美,嫌弃自己的大腿太粗,在网上购买减肥药自行服用,导致胃病,可能是得了厌食症,经常胃口不好,不吃饭。在宿舍又控制不住拿同学的零食吃,深夜发呆是因为胃不舒服。与其谈话时,发现李同学较为固执,不太听人劝。我先是安慰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孩子追求形体的美无可厚非,但要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达到效果,而不是盲目地吃药。

   3.及时联系家长,家校合作,守得云开见月明

因与李同学谈话的过程中,发现其目光呆滞,精神状态不佳,手不停地发抖,脸色肌黄,怀疑是因私自服用减肥药物产生其它身体健康问题。谈话过后及时联系其家长,将李同学在校的情况告诉家长后,家长表示难以相信。经过多次电话沟通,家长同意来校接李同学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为神经性厌食症、心包积液等病症。后来经劝说,李同学办理休学,回家休养好身体、调理好心态再回校上课。

李同学经过一段时间在家的调理,期间我也多次联系家长及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其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答疑,让学生安心休养,更好更快地恢复健康的状态。经过一个学期的休养,李同学重返校园时,简直是脱胎换骨,判若两人,学习成绩稳定提高,和同学交往也没有问题,相处融洽。


三、经验与启示

 

学生心理障碍的情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时会遇到,作为辅导员,要从下面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

    1.要充分沟通,了解成因

要与学生进行彻底的谈心,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与学生周围的同学进行对话,了解其日常的表现,是否异常。要及时联系家长,充分沟通。个人心理障碍的产生,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很有可能在家庭成长的过程中就形成了,所以一定要与家长充分沟通,了解清楚成因,家校合作,才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2.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加以表扬、鼓励,让学生找到自信,获得成功的快乐,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上,要善于发觉学生的亮点,多进行夸奖、鼓励,让学生找到自信心,取得成功的快乐,培养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心态。

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是可以培养的。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乐观人生

凡事向好的方面想,向好的方向加倍努力。良好的心态像日光照到哪里,哪里就亮;消沉的心理状态像月亮,只会吸收他人的光亮。事情都存在两面性,良好的心态会增加我们的力量,消沉的心理状态会催毁我们的力量。

(二)排解思想上压力,避免心理长期压抑

常常维持跟好朋友的沟通交流,碰到无法释怀的问题,可以与好朋友闲聊、写日记等方式,但一定要想办法将思想上的负担甩掉;更不必有一些自相矛盾的念头,防止心理状态长期压抑,不能把自己孤立起来,要到团队中去。因当一个人心理长期性过度压抑,一旦发生小的打击或刺激都是会立即造成精神的奔溃。

(三)分散注意力,学会精神逃避

碰到人生道路的困难时,要想仅仅一时找不着处理方法,过一段时间就拥有好的转机,可千万别泄气,消极悲观,对事情一蹶不振。与此同时先尝试做一些自己喜爱或容易的事情,以此分散专注力,减轻精神上的疲倦,给心理和大脑适度歇息的时间进行调节,有时候甚至可以先采用鸵鸟政策,专注到别的事情中,寻得精神上的临时躲避,避免硬碰硬地对抗压力。

(四)学会积极自我暗示

可以提醒自己以往有多少成绩如今拥有怎样的进步,将来将会更好;事事顺心,多为自己取得成功的自我暗示,完成自身激励,以维持再次作战的充足的活力。

玉不雕不成器!在学习方面、生活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败,不应该自暴自弃,不应该悲观厌世,反而是应当勇敢地面对,客观地剖析其原因,从挫败中总结成功经验,在失败中奋发而起,这才算是积极的大家应当具备的心理状态。对待学习培训、对待日常生活,看待人生道路,要保持理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胸怀豁达大度,志向远大,以海纳百川之胸怀,以壁立千仞之刚毅,不因非原则立场的无关紧要的小事而难以释怀,不让忧虑占据自个的内心深处,不必一天到晚愁眉不展,一切多向有利美好的方面想象,那样才可以从根本上维持积极主动的好心态。

    3.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不能很好地照顾好个人的日常生活而造成心理障碍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加强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4.加强兴趣培养

加强兴趣培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使学生更多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的兴趣爱好,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够适度调节压力,使各种压力有有效的发泄口,以保持健康的心态。

    5.加强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

要对学生开展怎样与别人相处,学会尊重别人、信任别人、聆听别人交谈等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做到不轻视和厌恶他人、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6.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院校应设立心理健康课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开展专题教育。如心理卫生、如何与人相处、考试焦虑及预防纠正、如何自我认识等。针对某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心理咨询活动内容向学生反馈信息,解释存在问题,让学生积极处理心理健康问题。

(二)进行心理普查,创建心理健康档案,清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流程和方式方法

新生开学后,积极与新生交流,配合学校进行新生心理状态调查并创建心理档案。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的工作流程,特别关注必须着重点的目标,对已发觉有心理异常或有家庭病史的学生,积极主动寻求专家与家庭的相互配合,妥善处理新生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

日常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使学生能够清楚认识自己,有心理健康的意识,具备一定的心理调节能力。多举办与心理相关的活动、主题班会,使学生从中获得心理健康、心理调节的知识。

(四)合理利用互联网媒体平台

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种网络媒体平台,多转发有关心理健康、心理调节的案例,积极引导学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作为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同学们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异常,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跟踪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地成长。

 

人物简介

          陈远斌,中共党员,文学院专职辅导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与学生成为好朋友,一起学习,共同进步。